香港国际金融学会主席肖耿:粤港澳大湾区企业可探索“双总部”机制创新

2023年12月24日 108424阅读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 翁榕涛 横琴报道

12月14日,第二届中国(澳门)国际高品质消费博览会暨横琴世界湾区论坛金融主题论坛在横琴举行。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高等金融研究院政策与实践研究所所长、香港国际金融学会主席肖耿在发表主题演讲时表示,粤港澳大湾区如何把握数字化时代的“双循环”发展机遇?企业可以在“双总部”机制创新上进行尝试,监管可以探索从属地监管转移到对市场经营主体进行精准监管的观念突破。

近日召开的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精准有效。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同经济增长和价格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

肖耿认为,从历史上来看,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的宏观经济政策是在收紧的。现在随着经济环境和国际形势的变化,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始终保持货币政策的稳健性,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科技创新、绿色转型、普惠小微、数字经济等方面的支持力度,促进社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

此外,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加强财政、货币、就业、产业、区域、科技、环保等政策协调配合,把非经济性政策纳入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强化政策统筹,确保同向发力、形成合力。

肖耿表示,数字化时代,粤港澳大湾区面临“双循环”发展的新机遇,潜力巨大。但境内市场和境外市场存在着制度上的差异,如果将二者比为“河水”和“海水”,那么境内外企业经营主体可以比为“河虾”和“海虾”,在监管体系、市场制度以及营商环境等等方面是有区别的。

而推进“双循环”的挑战之一,就是如何推进不同生态体系的衔接和制度创新。肖耿表示,“现在我们面临的局面是海水里面有海虾,河水里面有河虾,如何让海虾与河虾既能合作,又能如鱼得水发挥各自比较优势,这就需要制度创新。”

比如,在港的中资机构有央企、地方国企与民企,它们其实在内地和香港都各自设立了总部,也就是“双总部”。然而两个总部背后虽然是同一股东,但它们在不同系统里注册,在运营方面并不互通。

香港国际金融学会主席肖耿:粤港澳大湾区企业可探索“双总部”机制创新

基于上述原因,肖耿建议粤港澳大湾区企业,可以在深港“双总部”机制创新上下功夫,监管部门可以推动“双循环”衔接带的制度创新,吸引世界一流的人才和企业家到大湾区,弘扬企业家精神,通过良好的制度和产业空间相互结合实现“1+1>2”,推动粤港澳大湾区企业科技创新与新兴产业发展。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启科财经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