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央行历史性加息75个基点 能否拯救欧元区经济和欧元?

2022年03月17日 113779阅读

9月8日,欧洲央行最新利率决议出炉,欧洲央行管理委员会决定将三大关键利率上调75个基点。据此,自2022年9月14日起,主要再融资利率、边际贷款利率和存款利率将分别上调至1.25%、1.50%和0.75%。

这是欧洲央行今年来的第二次加息,上一次加息发生在7月份,加息50个基点,欧洲随之退出维持了八年之久的负利率。

在欧洲央行20余年的历史中,本次是最大幅度的加息,上一次加息75个基点还是在1999年欧洲央行设立之初。

欧洲央行预计未来将进一步加息 大幅上调通胀预期

欧洲央行表示,本次加息举措是从当前高度宽松的政策利率水平向确保通胀及时恢复到欧洲央行2%中期目标水平的过渡。根据其目前的评估,在接下来的几次会议上,管理委员会预计将进一步加息,以抑制需求,并防范通胀预期持续上升的风险。欧洲央行管理委员会将根据最新信息和不断演变的通胀前景,定期重新评估其政策路径。

抑制通胀仍然是欧洲央行的首要任务。据欧盟统计局8月31日发布的初步数据,8月欧元区通胀率达到9.1%,超出前值和市场预期,再创历史新高。

欧洲央行表示,能源和食品价格飙升、经济重新开放给一些行业带来的需求压力以及供应瓶颈仍在推高通胀。整个经济的价格压力继续加强和扩大,通货膨胀可能在短期内进一步上升。随着当前推动通胀的因素逐渐消退,货币政策正常化将逐步影响经济和价格制定过程,通胀将会下降。

展望未来,欧洲央行大幅上调了通胀预期,预计2022年的平均通胀率为8.1%,2023年为5.5%,2024年为2.3%。

与此同时,欧洲央行显著下调了本年度和2023年的经济增长预期,预计2022年经济增长率为3.1%,2023年为0.9%,2024年为1.9%。

关于资产购买方案(APP)和紧急抗疫购债计划(PEPP),欧洲央行表示,在提高关键利率之后的一段时间内,以及在任何有必要维持充足的流动性条件和适当的货币政策立场的情况下,管理委员会打算继续将在APP下购买的到期证券的本金全部再投资,并将在PEPP下购买的到期证券的本金再投资至少到2024年底。

加息能否拯救欧元区经济和欧元?分析称欧元区经济仍难摆脱经济衰退风险

7月的加息是欧洲央行11年来首次加息,欧洲央行也随之终结了维持八年之久的负利率时代。本月欧洲央行再加大加息幅度,能否帮助欧元区经济走出衰退的阴霾?

东吴证券分析师陈李指出,即使欧洲央行采取措施抑制通胀、缓解欧元兑美元下跌,并推出传导保护工具防止成员国的借贷成本无序扩大,欧元区仍难以摆脱经济衰退、欧元继续下跌的风险。疫情以来,欧盟及欧元区政府债务水平不断攀升,市场担忧部分成员国的债务已不堪重负。7月欧洲央行加息后,债务压力极大的意大利国债收益率大幅上升,而财务状况较好的德国、法国等成员国长端利率反而下降。同时,不同成员国的消费者所面临的实际利率也出现越来越大的分化。考虑到欧洲通胀数据持续创下高点以及俄罗斯能源断供的风险,预计目前欧洲央行在采取强硬的态度开启加息周期后,欧元区经济可能将在年底陷入衰退,同时碎片化趋势继续恶化,使加息速度被迫放缓。除此之外,俄罗斯持续削减对欧洲的能源供给使欧元区通胀飙升、经济陷入衰退的风险日益剧增。

在经济衰退预期、能源危机及内外货币政策等一系列因素影响下,欧元今年来一路下跌,欧元兑美元汇率已从年初的1.14左右跌破平价水平,尤其是8月中下旬以来又发生一轮加速贬值,大部分时间均低于1,本周一首次跌破0.99。在本次欧洲央行加息75个基点的消息公布后,欧元兑美元汇率短线走高回到1以上,但随后又迅速下跌,截至北京时间9月8日21时20分记者发稿报0.994左右。

欧洲央行今年7月推出反金融碎片化新工具传导保护机制TPI,然而其模糊的规则和有效性大大低于市场预期。陈李预计,欧洲央行模糊的态度、欧洲动荡的政治局势、难以控制的通胀和经济衰退风险的扩大使得欧元短暂的反弹不可持续,预计2022年底欧元兑美元将处在平价下方。

平安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钟正生指出,欧元目前面临着能源危机加深、财政政策被迫加码、英国政局波动等一系列新压力。其中,在财政政策方面,欧盟成员积极推动“价格管制+财政补贴”的能源纾困措施,但效果并不理想。而且,政府干预过度的风险也在上升,一方面,过度的价格管制可能引发供给收缩的风险;另一方面,快速增长的财政支出也可能威胁财政纪律与欧元信誉,强化欧元贬值预期。

钟正生认为,未来,考虑到欧元区经济尚未衰退,欧债风险难以排除,欧元中长期信誉面临挑战,“欧元危机”暂时难有转机,反而有进一步恶化的可能。欧洲央行更可能是欧元危机的“助推者”而不是“解决者”。本轮欧洲央行加息节奏和高度均可能超过2011年。即便欧洲央行在7月祭出TPI工具,以期预防过度抛售行为,但通胀压力将极大地限制欧洲央行的实际救助能力。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顾志娟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启科财经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