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理财再现抢购潮 农银理财第二期产品提前8天售罄
在政策利好持续释放的背景下,养老理财成为今年理财市场的香饽饽。
农银理财首期规模达80亿元的养老理财产品于8月底提前完成募集后,第二期规模为20亿元的养老理财产品又提前8天于9月5日售罄,养老理财火爆程度可见一斑。
面对养老理财的火爆,易观分析金融行业高级分析师苏筱芮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一方面是因为市场中的养老需求巨大,而养老理财的推出能够很好地与之契合,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养老理财产品具备门槛低、风险较小、收益相对较高等特征,与养老理财的目标客户人群特征相匹配。
100亿元额度募满
2021年12月3日,首批试点养老理财产品亮相,预示着我国养老理财正式开闸。
现如今养老理财产品步入常态化发行阶段。
据中国理财网数据显示,截至9月8日,在售的养老理财产品共计5只,均为3年期以上,发行机构均为理财子公司。而存续的养老理财产品共计43只。
以农银理财为例,首期养老理财产品——农银理财“农银顺心.灵珑”2022年第1期固定收益类养老理财产品在8月底提前完成募集,募集规模为80亿元。
与此同时,原本计划9月13日募集结束的第二期养老理财产品——农银理财“农银顺心.灵珑”2022年第2期固定收益类养老理财产品也提前于9月5日售罄,额度20亿元。
至此,农银理财100亿元养老理财产品额度已全部募满。
公开资料显示,农银理财“农银顺心.灵珑”2022年第2期固定收益类养老理财产品采用封闭式净值型运作模式,期限类型为3年以上,面向广东省、四川省、吉林省、青岛市、辽宁省、重庆市、深圳市、北京市、湖北省和上海市发售,风险等级为二级中低。
无独有偶,8月22日,中邮理财“邮银财富添颐·鸿锦”封闭式系列2022年第2期养老理财产品提前圆满完成募集,累计认购金额达20亿元。
在此之前,中邮理财首只养老理财产品——“添颐·鸿锦”第1期养老理财产品于8月3日正式发售,产品开售仅一小时销量就突破20亿元,开售24小时内提前圆满完成募集,累计认购金额达30亿元。
由于中邮理财养老系列产品不设认购起点,在渠道上面向北京、沈阳、长春、上海、武汉、广州、重庆、成都、青岛、深圳10个试点地区销售。产品封闭期为5年,业绩比较基准为5.8%至8%,对客户有较大吸引力。
光大证券研究所金融业首席分析师王一峰指出,2022年以来,养老理财试点不断拓展。按照“小步慢跑、总体渐进”的思路,2022年第一季度,养老理财试点机构拓展为“10+1”,养老理财试点规模总上限进一步升至2700亿元。在首批产品试点期开始不久,就进一步扩大试点,彰显了监管部门对试点效果的肯定,以及对养老理财深入发展的鼓励态度。
“未来,随着产品试点深入推进,养老理财产品体系将更加完善,并进一步推动产品创新,从而为其正式全面推广夯实根基。”王一峰表示。
大有可为到大有作为
不过运作期限长达五年之久的养老理财产品能否能得到市场更多认可,投资者也持观望态度。
“每天来咨询的人很多,不乏年轻群体来询问,都是从理财的角度希望存一笔无风险资金。但是一听5年期,就觉得封闭期太久了,客户就表示出再考虑考虑的想法。”农行西城区某理财经理对《华夏时报》记者坦言。
面对此情此景,该理财经理表示:“又想收益高、还想满足风险低及期限短,这就是投资的不可能‘三角’,所以我们会推荐客户酌情考虑其他理财产品作为备选,但是收益率、风险和投资期限三者之间就得有一个让步。”
北京社科院研究员王鹏对《华夏时报》记者分析表示,尽管在我国养老型理财产品纷纷受到追捧,目前在售的相关产品数量较多。不过从回报周期、投入时间及稳定性来看,与普通的低风险理财产品没有太大的差异。
“未来养老型理财产品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当中找到自己的定位,或者说在未来有非常大的发展趋势,能在这个赛道上异军突起,理财子公司还需要打出一个差异化战略。”王鹏表示。
在谈及理财子公司如何探寻多元化差异化发展路径上,苏筱芮认为,养老金融市场前景可期,各家机构争夺之下,首先在产品方面需要加强设计,通过特色产品的打造与优质的用户体验赢得青睐;其次在渠道方面,机构应在遵守合规要求的前提下探索更为精准的营销宣传方式和销售渠道,以扩大知名度。
“另外投研方面应不断强化投研水平,通过长期优质的回报为客户创造价值,进而为自身赢得口碑,此外也可以通过投资者教育等工作来强化客户运营,使得客户对本机构养老理财加深了解的同时增强客户粘性。”苏筱芮补充道。
据8月19日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发布的《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半年报告(2022年上)》显示,截至2022年6月底,已经有27只养老理财产品顺利发售,23.1万名投资者累计认购超600亿元。
“养老理财对加快我国养老第三支柱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农行要做的就是将这种大有可为,转化为大有作为。”农行副行长林立在业绩发布会上表示。
(编辑:钱晓睿) 关键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