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店”模式回归零售圈,北京社区商业迎新风口

2022年09月23日 101588阅读

零售选手在细分市场进进出出,小业态近来再次冒头。近日,首航超市旗下小店在京的第三家门店正式营业。首航超市方面透露,未来将加码布局小店业务。面对不断增长的社区消费需求,以“小店”模式为主的小业态已成为连锁布局的重要一环。数字经济普及环境下,频次更高的小业态配合数字化和移动化的用户交互能够带来更多的商业发展可能性。

发力小业态门店

伴随超市大卖场的布局放缓,更贴近社区消费者的小业态让零售商聚焦。近日,首航超市旗下的首航小店在北京布局第三家门店。同时,首航超市相关负责人表示,“计划多开一些首航小店”。

北京商报记者走访看到,此前二商超市的位置被新开业的首航小店境界店所替代,店内以生鲜品种为主。根据店员介绍,该门店营业面积约为180平方米,拥有3000多个SKU。“在营业首日销售额超8万元,其中生鲜商品销售占比达到50%。”该店员透露。可见首航小店的入市,吸引了不少周边社区的居民前来消费。

正是有了这样的“甜头”,首航超市将更多地“复制”小店模式。首航超市方面表示,首航小店模式基本已经跑出盈利模式。所以,首航超市未来将加码布局小店业务。

这种小业态零售门店不止首航超市在布局,物美也看上了“小店”经济。物美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物美集团布局新店以“小而美”路线为主。2018年,物美推出了全新品牌“品超市”,目前在京已经开设80多家门店。该类门店定位精品生鲜超市,主要选址在社区周边。同时,店内融合了便利店的关东煮产品。

这类小型超市也能更快盈利。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表示,新开业的大卖场盈利周期需要2-3年,小型精品生鲜超市可在一年时间内实现盈利。

快速盈利让小业态门店快速铺开。盒马也将希望寄托在mini店,此前,盒马CEO侯毅也提到,要以一年100家店的速度覆盖上海与北京的郊区。盒马mini类似于小型便利超市,一般面积为500-1000平方米。

高鑫零售也对中小业态寄予厚望。高鑫零售曾在财报中提到,未来,中型超市和小型超市将成为集团营收增长的核心驱动力之一。

抓住社区风口

小业态成为风口与消费习惯变化有着密切关系。都市生活节奏加快,消费呈现碎片化,社区小店带来的便捷性抓住了消费需求。数据显示,在发达国家社区商业占据了社会商业总支出的60%-70%,而目前,在中国整体水平约30%,说明我国社区商业仍处于初级起步阶段,未来仍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一直以来,北京也在为社区商业的品牌化、连锁化铺垫。据北京市商务局统计数据显示,截至今年1月,北京市的便民商业网点保有量达9万个。到2025年,北京市连锁化、品牌化、规范化早餐、便利店(社区超市)、蔬菜零售等8项基本便民商业服务功能全市社区覆盖率100%,物流末端配送网点覆盖率达85%以上。

同时,北京市商务局在近期发布了《加快建设一刻钟便民生活圈促进生活服务业转型升级的若干措施》提到,到2025年,全市实现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全覆盖。形成多元化、多样化、覆盖城乡的生活服务体系,将“家门口消费”设施建设提上日程。

不论是市场规模还是提升空间上,社区商业足以让各方企业动心。尤其在疫情防控的背景下,以社区为原点的消费呈现出增长的态势,各大品牌也更加笃定了社区市场的潜力。零售商们也借着小业态,布局社区市场、抢占份额。

不久前,中国连锁经营协会(CCFA)发布“2021年中国连锁Top100”显示,2021年Top100连锁企业门店总数同比增长8.9%。在业态上,2021年百货、便利店业态在销售规模以及门店总数上都实现了增长。不少便利店、社区店品牌实现了销售和门店数量的双增长。

资深连锁产业专家文志宏向北京商报记者表示,就“2021年中国连锁Top100”显现出的趋势而言,小业态比如便利店、小型专卖店(生鲜专卖店、药店等)在快速发展,有一些企业已经进入到了前20强。

生鲜定胜负

无论是首航小店还是品超市,选品关键还是营业额,生鲜都占据了“主导”。正因为生鲜的重要性,想要做好社区生意,企业还面临着来自各方面的挑战。社区消费场景的客群流动性较小,主要服务于相对固定的消费者,因此,门店需要培养维护好常客。生鲜作为社区居民消费中高频需求品类,它的选品品质与运营能力决定了门店能否长久存续。

数据显示,我国生鲜交易规模逐年增长。传统农贸市场依然是我国居民购买生鲜的主要渠道,占比约73%。超市渠道占比22%,为第二大渠道。零售专家胡春才指出,社区生鲜店要想做好社区这门生意,需要做到商品新鲜、品质好、价格亲民三个要求。

文志宏认为,生鲜电商最终比拼的是顾客的体验和运营的效率。“从顾客体验的视角来看,无论是生鲜电商还是生鲜卖场,核心竞争点应该在于品质、效率、价格。从运营效率来看,最关键的是客效、员效、坪效、品效四个方面。”

生鲜面临着较高的运营成本、更强供应链的考验。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生鲜行业从业者指出,由于生鲜商品本身具有高损耗特点,这需要门店具有很强的商品管控能力,既要及时调整动销最快的SKU,又能以最实惠的价格呈现给消费者。

目前生鲜零售依然以传统线下渠道为主。线下菜市场也是具有人间烟火气的存在。“如果生鲜电商企业想要盈利,要继续培养用户行为习惯,增强复购率,将市场蛋糕做得更大,才有提升价格的空间。”上述人士指出。

北京商报记者王维祎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启科财经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